[數位觀察]小編立大功!想跟的首長請注意

網路社群風行以來,傳統的政治行銷多出一塊新戰場,幾乎每位政治人物和縣市長都開了粉絲專頁,甚至聘請專業小編團隊經營。事實上,政治人物經營網路社群並非什麼新鮮事,從選民結構來看,這種作法的確可以更快接觸到年輕選民,協助開發新的擁護者。

瞄準「首投族」,政治動物踏入網路

先來定義所謂的「年輕人」是什麼吧?按法律規定,有選舉權(可以投票)的年齡是20歲,換算成學習歷程約是大學二年級到研究所階段。由此來看,縣市長必須設法拉攏的「首投族」,應在20~24歲左右。但就行銷層次而言,更重要的是及早培養潛在消費者,因此該把網路社群的經營年齡層,再下修到開始有個人自主意識或政治觀念的16歲高中生才對。

記得1994年剛開放民選直轄市長,「阿扁」(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塑造出與年輕人站在一起的公眾印象,方法之一就是舉辦大型嘉年華活動讓民眾參與,當時阿扁不時變裝為超人、麥可傑克森,讓民眾覺得耳目一新,而開放官府場域、放下政治人物過往嚴肅形象的親民舉動,更透過大眾媒體不斷播送,贏得許多年輕人的心。

時至今日,大型活動已成為縣市政府的基本招,對於年輕人來說司空見慣,如何找到年輕人的喜好跟話題成為重要課題,而社群媒體明顯占據了大多數年輕人的零碎時間,正是最佳切入點。於是乎,政治人物開始入侵各種當紅的網路平台,並推測社群媒體的演算機制,開始定期發文、播節目、找機會與粉絲互動。

不過,當大家沉迷於粉絲和按讚數量提升的時候,臉書社群的使用年齡層也逐漸攀高,原本主力的學生族群;成了出社會的上班族,以前不太用的長輩們也明顯增加了。這幾年,年輕族群大量轉移關注力到其他新媒體,IG或YT等影音「網紅」成為被追捧的偶像。這些影音素材不僅內容活潑,還可向網路公司分享商業利潤,其傳播影響力有後來居上之勢。

詳細內容請見《城市學


#mc_embed_signup{background:#fff; clear:left; font:14px Helvetica,Arial,sans-serif; width:100%;} /* Add your own Mailchimp form style overrides in your site stylesheet or in this style block. We recommend moving this block and the preceding CSS link to the HEAD of your HTML file. */
訂閱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