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人都知道社群很重要,因為大部分人每天都花很多時間在社群上閒晃,必須在社群上做些什麼來吸引網友的眼球,以擴大商品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但我想請教大家一個問題,在大家的腦袋裡,究竟哪些網站稱得上是社群?
我猜很大比例的人會說臉書(Facebook),一群年輕人會說IG(Instagram),其他的就佔很小很小的比例。
我們先來定義一下什麼叫做社群,所謂的社群是有一群人因為某個同樣的興趣而聚集在一起,互相分享資訊,進行討論並得到滿足。一群人並沒有限定最少多人,當然越多人討論可以篩選出更精確的資訊,成為知識吸收的來源。
根據這個定義我們大致可以將網路上的社群,分為下列六類:
一、社交媒體社群 Social Media
社交媒體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臉書(Facebook)、IG(Instagram)、領英(Linkedin)等,這類的社交媒體最基本的功能是讓大家展示自己,在專屬自己的網路空間裡發布貼文、圖片、影片等個人動態,作為數位世界裡虛擬自我的展現,與親朋好友們進行感情的交流。
有些意見領袖後來漸漸地發展出粉絲團的概念,更方便的經營追隨者,而後又有官方粉絲團、社團等為了興趣聚集在一起的功能推出,讓社交媒體也有了社群的組織架構與運營工具。
社群最基本的組織需求就是人數,而社交媒體正好就是以個人為基礎而建立,因此藉由互相邀請的方式,快速地壯大為最大的社群集散地。

二、電子佈告欄社群 Bulletin Board System
電子佈告欄(Bulletin Board System,簡稱BBS)是一個跨越世代的產物,在早期商業網路頻寬速度緩慢的限制下,BBS因為有了校園寬頻的充分支援建立起厚實基礎,學生們在宿舍享受便捷的網路速度,開始建立起能互相分享的平台,用最簡潔的文字做為主要表達方式,讓校園裡能快速流通資訊,交流知識。
由於學生有較多的自由時間,人潮眾多,使得BBS上的交流頻率更加頻繁,再加上賦予版主管理權限,因此在資訊的整理方面更有條理,而BBS涵括各類型的興趣,讓學生們能方便找到同好,再加上便利的搜尋功能,使得爬文變的格外輕鬆,解決了年輕人找答案的困擾。

三、專職部落客社群 Blog
在社交媒體尚未席捲網路之前,部落格(Blog)是網路內容最重要的主力,許多人過不斷地撰寫文章,經營互動,成為早期網路紅人。
要成為專職部落客,必須要在某個領域中不斷地產出有用的內容,以建立出部落客的專業性,礙於早期頻寬限制,部落客的內容大部分都以圖文為主要的發表形式,因此也訓練了寫作能力,許多的網路小說家也多使用這樣的媒體來作為發表平台,吸引許多粉絲,進而被出版社挖掘推出紙本作品。
即使當前社交媒體盛行,但不可否認部落客至今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他們是不斷產出內容的專家,因此也豐富了網路有效資訊。想想當我們想要找推薦美食,出遊欣賞美景,閱讀書籍心得,甚至學習財經知識等等,不都是在Google搜尋之後就帶到痞客邦或字媒體部落格去?

完整內容都在電子書
《為什麼我的粉絲專頁贏不了別人?20個必需弄清楚的社群經營概念》